时间:2025-09-21 11:30:18 点击:11
斯坦星球斯坦星球一直以来秉承“对孩子有利,为家长负责”的信念,坚持“为理解而教,为创新而学”的教育理念,志成为中国儿童STEM教育的优质品牌。2016年 斯坦星球研发中心成立;2016年 斯坦星球第一家学习中心在闵行仲盛开业,2018年,自主研发的OnlyScratch编程社区上线以及编程+课程发布。
斯坦星球2018年,情景式课件《斯坦星球历险记》上线,北美研发中心成立;2019年,2019WLRC全国总决赛、WRO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中包揽中国冠军团队、最佳教练、最佳参赛机构;2019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弘晖资本;2019年8月,斯坦星球发布三大产品——“AI编程+课程”“未来芯CircleBit”“进校课程”。
斯坦星球2019年11月,荣获腾讯新闻2019“回响中国”教育年度盛典“2019年度影响力儿童教育品牌”;2021年4月,完成一亿元B+轮融资,由明德传承和蓝湖资本领投;2021年9月,课程体系全面升级,发布多元整合STEM&AI课程体系,推出四大成长路径及两大素质教育产品“ideaLab创新实验室”“星球研学”。
斯坦星球2022年1月,自主研发科创教具;2023年5月,斯坦星球荣获2022-2023赛季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VEX IQ小学组全球总冠军;2023年8月,斯坦星球“星球智库”正式成立,进一步提升课程研发实力;2023年9月,Python AI课程全新升级。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编程已不仅是职业技能,更成为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语言"。少儿编程通过趣味化实践,让孩子们在代码世界中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中学"的模式,正催化着新一代动手能力的质变式成长。
一、从虚拟积木到真实创造
当8岁的乐乐用Scratch编写出会躲避障碍的太空游戏时,他不仅理解了坐标系和条件判断,更在反复调试中学会了"试错-优化"的工程思维。少儿编程工具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积木模块,孩子们通过拖拽组合就能看到即时反馈,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极大激发了动手尝试的热情。据统计,经过系统编程训练的孩子,在搭建实体机器人时的成功率比同龄人高出47%。
二、跨学科能力的隐形锻炼
编程项目天然具有融合性——制作动画故事需要语文表达能力,设计数学游戏考验公式运用,而智能家居模型则涉及物理知识。北京某实验小学的实践显示,参与编程社团的学生在科学实验课上,更能主动设计变量对照方案,这种将想法转化为可执行步骤的能力,正是编程培养出的"计算思维"迁移。
三、从消费者蜕变为创造者
当孩子不再只是被动玩手机游戏,而是开始思考"这个特效怎么实现的",编程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广州某编程夏令营中,孩子们用Python给家长制作生日祝福程序,有的加入人脸识别解锁功能,有的嵌入自动生成的藏头诗。这种将抽象代码转化为具体温情的实践,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成就感。
四、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编程过程中培养的模块化思维、迭代优化能力,与未来职场需要的系统思考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们通过编程实现"让小车自动循迹"或"让人工智能辨花"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我可以用技术改变世界"的自信。
少儿编程就像一把金钥匙,它开启的不只是计算机世界的大门,更是培养孩子将创意落地的实践能力。当一行行代码化作屏幕上跳动的精灵,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编程技能,更是面对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把想法变成现实的魔法力量。
版权所有 畅学网 © changxu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