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6 19:04:38 点击:7
斯坦星球斯坦星球对接高质量赛事考级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代练,鼓励学员参与中国电子先学会系列等级考试即国内外精选白名单赛事,磨练自我、斩获荣誉,提升个人简历和综合实力。自主研发科创教玩具:自主设计开发了数百款具备3C认证的高品质教具,让学员们的课堂体验更佳,形成完整学习生态。
斯坦星球一站式编程社区:Scratch图形化编程、Python真实代码训练、C++编程,结合课堂巩固练习以及课后深化训练,让学员随时随地可以模拟演练、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效果。斯坦星球编程课程涵盖Scratch编程、Python AI人工智能、信奥C++、VEX机器人、积木拼搭、科学实验、科创发明、3D打印、无人机、户外研学、科创玩具等内容,满足各阶段学习需求。
斯坦星球的幼儿STEM课程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来设计,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未来所需的关键能力。以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幼儿提供科学、全面的教育和保育,涵盖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通过系统的STEM教育,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多元化、探究式的学习环境,旨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斯坦星球创立于2016年,在借鉴国际先进STEM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一套整合式STEM&AI课程体系。针对3-18岁青少年的兴趣和特长,规划了人工智能、信息学奥赛、机器人编程、科创发明四大核心学习路径,为孩子的科技成长提供多元发展方向。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编程已不仅是职业技能,更成为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语言"。少儿编程通过趣味化实践,让孩子们在代码世界中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做中学"的模式,正催化着新一代动手能力的质变式成长。
一、从虚拟积木到真实创造
当8岁的乐乐用Scratch编写出会躲避障碍的太空游戏时,他不仅理解了坐标系和条件判断,更在反复调试中学会了"试错-优化"的工程思维。少儿编程工具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积木模块,孩子们通过拖拽组合就能看到即时反馈,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极大激发了动手尝试的热情。据统计,经过系统编程训练的孩子,在搭建实体机器人时的成功率比同龄人高出47%。
二、跨学科能力的隐形锻炼
编程项目天然具有融合性——制作动画故事需要语文表达能力,设计数学游戏考验公式运用,而智能家居模型则涉及物理知识。北京某实验小学的实践显示,参与编程社团的学生在科学实验课上,更能主动设计变量对照方案,这种将想法转化为可执行步骤的能力,正是编程培养出的"计算思维"迁移。
三、从消费者蜕变为创造者
当孩子不再只是被动玩手机游戏,而是开始思考"这个特效怎么实现的",编程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广州某编程夏令营中,孩子们用Python给家长制作生日祝福程序,有的加入人脸识别解锁功能,有的嵌入自动生成的藏头诗。这种将抽象代码转化为具体温情的实践,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创造的成就感。
四、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编程过程中培养的模块化思维、迭代优化能力,与未来职场需要的系统思考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们通过编程实现"让小车自动循迹"或"让人工智能辨花"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我可以用技术改变世界"的自信。
少儿编程就像一把金钥匙,它开启的不只是计算机世界的大门,更是培养孩子将创意落地的实践能力。当一行行代码化作屏幕上跳动的精灵,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编程技能,更是面对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把想法变成现实的魔法力量。
版权所有 畅学网 © changxu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