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1 11:12:37 点击:6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年的过度时期,常常被戏称为“疾风暴雨期”和“亲子关系危机期”。在此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发育迅速。生理上的成熟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也希望能够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权利,无比渴望*、脱离父母的控制。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自我控制能力弱,理性思考匮乏,还只是个内心住着孩子的半成熟状态的成人。
厌学心理是指一种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理。调查表明,90%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健康没多大关联。但厌学情绪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快乐成长。那么当家长朋友们在面对孩子有厌学情绪怎么办,该如何进行引导、处理呢?而厌学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厌学学生的厌学情绪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课上。
形式有时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打磕睡、做小动作、低头玩手机、做恶作剧,严重干扰课堂秩序,并实行“四不主义”:不动手、不动口、不动眼、不动脑。把上课当做一种煎熬。
2.学习中。
当遇到难题时,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而是选择了退缩、逃避,慢慢发展到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是一种缺少意志力的表现。
3.课后。
不愿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对考试、测验无所谓,只勾几道选择题应付了事,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
4.逃学。
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也是家长朋友们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如: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严重者,甚至与社会青年搭帮结伙,乃至走上犯罪的深渊。
5.辍学。
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大环境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的趋势。在这种形式下,一些出现以上四种情况的学生开始为自己找一条退路,特别是在一些父母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家庭环境中,这种情况极为普遍,这是助长孩子厌学、辍学情绪的一种社会歪风,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次关键,不能让“读书无用论”风气盛行,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总之,厌学学生,总幻想离开课堂、离开学校。离开作业、离开考试、离开老师,做一些不动脑不劳力的事,总想冲破校园纪律,*自在。可是,空虚、孤独、无聊也常常伴随着他们。因此,经常用吸烟、玩电子游戏、上网、谈恋爱、幻想来表现厌学情绪,来自我麻醉。
1.青少年叛逆特训学校(比较受欢迎)
2.正德教育(校区比较多)
3.思学行知(专业有实力)
4.春蕾教育(全方位一体化)
5.华力青少年教育(多年教学经验)
6.启思教育
7.明德教育
8.玉蓝教育
9.德馨教育
10.兴华励志
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请多了解多对比。
家庭教育专家许化利相继获得多种荣誉称号,受聘担任未成年犯罪帮扶志愿者。2016年教育部选拔全国30位10年以上受欢迎的资深家庭专家,入选到*教育部开会讨论家庭教育。惠州青少年叛逆特训学校设有基础班和志高班。新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基础班,举行热烈而真诚的欢迎仪式,为孩子配备心理老师,班主任老师和天使伙伴,24小时对新学员陪伴和引导。
尽管孩子已经在体型上接近成人状态,大多数的父母还是会习惯性地把他们当做小孩子。心理上跟不上孩子成长步伐的父母,自然也就无法适应由成长所衍生的系列问题。比如,父母可能依然以爱之名,事无巨细地“关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的控制与渴望*、成长的青少年格格不入,必然引发孩子的反抗,导致亲子冲突越来越频繁。
版权所有 畅学网 © changxu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