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6 12:30:31 点击:44
尽管孩子已经在体型上接近成人状态,大多数的父母还是会习惯性地把他们当做小孩子。心理上跟不上孩子成长步伐的父母,自然也就无法适应由成长所衍生的系列问题。比如,父母可能依然以爱之名,事无巨细地“关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的控制与渴望*、成长的青少年格格不入,必然引发孩子的反抗,导致亲子冲突越来越频繁。
李锋教育
思诺行教育
育新学校
成龙教育
森太教育
以上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习类冲突:主要是与孩子学习能力相关的。其中,被吐槽多的就是“作业”,包括孩子写作业磨蹭,家长辅导作业时的各种抓狂;还有就是与学习成绩相关的一切。这一类集中于孩子的行为习惯。例如,常见的罪魁祸首——手机和电子游戏;还有生活习惯,诸如整理房间,叠被子,洗澡等卫生习惯,花费问题也是这个阶段矛盾的主要内容,但消费习惯的培养又是日常应该做的,家长没注重平时的教导就很难在这个时期平衡。
1、学校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老师教官学生同吃同住,学校全年无休假,全托教学,培养孩子纪律意识,提高自我控制力;同步小初高文化课辅导,因材施教,小班教学,帮助孩子查漏补缺,不耽文化课学习。
2、禁止教官打骂体罚孩子,利用学校多年成功办学经验,发挥雄厚的师资力量,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心理辅导为主:以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及家庭治疗为主,结合科学有效的军事训练,不良行为矫正,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家庭修复亲子关系,以便他们出校之后能顺利的适应新的生活。
3、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学校实施透明化管理,随时可以看到孩子在校画面,邀请家长监督教学;禁止教官老师打码体罚孩子,引导孩子全方位的成长,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感恩父母的养育,学会处理五伦关系,回报社会。
4、社会实践的体验式学习,对于他们综合能力的锻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验所获得的智慧远比书本死记硬背来的更记忆深刻,也更实用。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是实践增强了学生学能力的培养;我们有感恩教育、农事体验、法制教育、生活自理能力等的人性生活教育课程。
5、心理辅导:在孩子入校后,兴华励志叛逆不听话孩子教育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1v1进行学员的心理辅导,为孩子制订出一套个性化的改造方案,从心而发的改变孩子的错误观念,形成积极正能量的学习生活态度;禁止教官打骂孩子,全方位引导教育,培养孩纪律性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当我们倾尽全力想帮助孩子走出伤痛和困境时,结果却收到了“让我一个人静静”的回复,或电话不接、短信不回的“冷漠”,拒绝交流;也常在闲聊中,听到有人抱怨在向对方诉说难过时,一句“那已经都是过去的事了”、“你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想”的安慰,让人瞬间失去倾诉的欲望。
2、人际交往类冲突:孩子的交友问题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开始极度关注,青春期的同伴交往对于孩子成长重要。家长是怕孩子遇到不好的同伴影响了他,而孩子看中的是友谊和一些共同价值观的部分,基于这个亲子矛盾和冲突会增多。同时,孩子开始对老师有挑剔,很多家长观念是不能得罪老师,不能影响师生关系于是对孩子说教打压。
3、很多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缺少上进心,但其实没有孩子不想成为好学生、取得好成绩,他们只是缺少正确的方法;频繁的考试成绩不如意加上家长的指责让他们越发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家长觉得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标准是应该超过“隔壁家孩子”,而孩子则认为“我只要比上次有进步就好”;还有,孩子想玩30分钟的游戏,但妈妈觉得可以玩20分钟。
4、家长干预过多,家长认为孩子放学回家应该是立刻写作业,而孩子认为回到家应该先玩一会儿;家长原本答应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了,但看到孩子真的如此,就通过布置额外学习任务进行干预,等等。亲子之间“常规战争”爆发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双方都站在各自的角度看待事情。尤其对于处于强势地位的父母,容易抱着固有观念,忽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导致对孩子的理解不够。
5、我们在安慰孩子时常常感到手足无措,或是不恰当的劝慰反而让他们觉得敷衍、更加难过。这并不是不会安慰人,而是我们用错了方法。曾经我们对待孩子因挫折、苦难引起的负面情绪时,想方设法地把处在痛苦中的孩子拉到乐观的一面,硬生生地剥夺了他们悲伤的权利。
版权所有 畅学网 © changxu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豫ICP备2023000969号.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